影像记忆:野马赛道 19.5 公里,定格花海前的骑行瞬间

  • 2025-10-29
  • 1

一、轮下的刻度,向 19.5 公里靠近

链条与齿轮的咬合声里,2025 年野马赛道的晨雾正缓缓散去。从野三关镇人民政府起点出发时沾在裤脚的露水早已干透,码表上的数字从 “0.0” 跳动到 “19.0” 的过程中,600 米的累计爬升已在腿腹留下酸胀的印记。此刻握着车把的掌心沁出薄汗,视线越过前车的轮组,能看见 S245 省道旁的树木正从密集的阔叶林过渡到点缀着细碎白花的灌丛 —— 按照赛道攻略,这是即将进入花海路段的信号。

18 公里处补给站的矿泉水瓶还在车架侧袋里晃荡,瓶身上 “野马赛道” 的 logo 被阳光晒得有些发烫。刚才在这里接过水时,志愿者指着前方说 “再往前半公里就好走啦”,果然脚下的路面从连续的缓坡变成了舒展的平路,骑行的节奏终于能从 “咬牙攀援” 切换到 “顺势滑行”。风穿过头盔的通风孔,带来不同于山间的温润气息,隐约能闻到远处传来的草木清香,那是森林花海的先遣队在打招呼。

码表跳至 “19.4” 时,特意放慢了车速。左侧护栏外出现了第一片紫色的花田,虽然还不是终点处那种铺天盖地的盛放,却已足够亮眼。记得赛前看赛道解析,说 19 公里后是整个野马赛道最美的路段,此刻亲身驶过,才懂 “美” 不仅是视觉上的,更是心理上的 —— 当漫长的爬坡终于换来了开阔的视野,连呼吸都变得轻盈起来。

二、19.5 公里,镜头里的骑行切片

停下车时,码表恰好定格在 “19.5”。选了护栏与花田之间的空地架设相机,这里既能拍到赛道延伸的纵深感,又能将远处云雾缭绕的山尖纳入背景。刚调整好三脚架角度,就听见身后传来清脆的车铃声,一群穿着荧光绿骑行服的选手鱼贯而过,他们的身影在花田与绿树间穿梭,像一串流动的音符。赶紧按下快门,光圈优先模式下,背景的花海被虚化成长长的光斑,正好衬出骑手们紧绷又坚定的侧脸。

蹲下身换广角镜头时,注意到路面上的轮胎印记。深浅不一的纹路里,还嵌着几粒红褐色的泥土 —— 这是前半程陡坡路段留下的痕迹。伸手摸了摸地面,触感干燥温暖,阳光已经完全穿透云层,在路面投下树影的斑驳。不远处的 19 公里标识牌旁,两位志愿者正举着 “前方折返点” 的牌子,他们的影子被拉得很长,和赛道一起通向花海深处的 19.9 公里折返点。

镜头转向右侧的花田,发现有几只蝴蝶正停在花瓣上。慢慢凑近按下快门,却意外捕捉到更生动的画面:一位戴眼镜的骑手停在花田边补水,他摘下头盔擦汗时,发梢的汗珠滴落在花瓣上,折射出细碎的光芒。他似乎察觉到镜头,笑着挥了挥手,然后翻身上车继续前行。那瞬间的笑容,混着花香与阳光,成了这组影像里最鲜活的注脚。

收拾相机时,又有几位骑手经过。其中一位后座绑着运动相机的大哥特意放慢速度问:“这里是不是最佳拍摄点?” 点头示意后,他兴奋地说 “果然没找错”,然后加速向前,车后座的相机随着颠簸微微晃动,想来也在记录着这段特殊的路程。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花田尽头,忽然明白 “影像记忆” 从来不是独自的收藏,而是所有骑行者共同的印记。

zoty中欧,zoty中欧登录,zoty中欧体育,中欧体育(zoty)官网

三、前行的意义,在镜头外生长

重新跨上自行车时,相机包在后背轻轻起伏。回看刚才拍下的照片,有赛道的全景,有骑手的特写,还有花田与光影的邂逅。这些画面里藏着的,不仅是 19.5 公里这个具体的点位,更是从起点到此处的全部历程:5 公里计时点时核对速度的谨慎,9 公里连续上坡时的咬牙坚持,12 公里处被啦啦队鼓声重新点燃的斗志,还有 18 公里补给站里陌生人递来的那句鼓励。

骑行裤膝盖处的磨痕,是这段路程最实在的纪念。想起赛前看往届赛记,有人说野马赛道的坡 “没有尽头”,但此刻站在 19.5 公里的位置回望,那些曾经让人绝望的陡坡,都变成了脚下延伸的风景。就像镜头需要对焦才能清晰,骑行也需要坚持才能抵达想要的点位 ——19.5 公里不是终点,却因这短暂的停留与记录,成了整个旅程中承前启后的坐标。

影像记忆:野马赛道 19.5 公里,定格花海前的骑行瞬间

风再次吹起时,带着更浓郁的花香。前方的赛道在花海中蜿蜒,19.9 公里的折返点隐约可见。把相机调至连拍模式,决定用镜头继续追赶前方的身影。毕竟影像能定格的是瞬间,而骑行真正的魅力,永远在 “继续前行” 的轮下,在每一个即将抵达的下一公里里。